叶朔是真的不想再耽误叶昭这个弟子,他已经是知天命之际,早先年科举又吃了苦头,身体着实不算太好,担任着族长里长还有私塾先生,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。
叶朔父亲便是叶氏族长,也有功名在身,正义如此,即使是生在乡间,从小也是生活优渥。他这一辈子科举止步秀才是遗憾,但那是天资有限,他已经释怀;如今还剩一个,便是没看到一个学生考取举人。
想到这里,夫子不禁再次想起叶昭,不知他还能不能顺利看到这孩子考到举人乃至进士。
没错,叶朔是真的看好叶昭。
但别说进士,就算是举人秀才从稚童考到白发的也比比皆是。
叶昭是读书的好苗子,以他的能力秀才不在话下,但考举人……
叶夫子自己都没考上,总是很心虚。
在他看来,叶昭秀才考完去府院沉淀几年,再考举人,名次会更好更有把握。
若是顺利,叶夫子估计叶昭也要花将近七八年才能考进士,考中也还不到弱冠,正是风华正茂之际。但这是顺利情况下,科举一途一考就中的有几个。
而他现在已经将近耳顺之年,不知还能不能看到那一天。
好在严县令年纪比他还大,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致仕了。
叶昭一直很沉得住气,无论严县令如何,他计划参加明年二月的县试。
再等一年,届时苏九迁的水平就差不多了,哪怕有什么波折,也不会太大。
叶昭很清楚,华西村庆安县困不住自己,但父母家人都在这里,他需要有人守着。
叶朔年纪渐长,管不了太久。
苏家则不然,在庆安县都是有头有脸的人。苏九迁是他的朋友,自己帮他读书,若是能让苏九迁取得功名,苏家家风端正,怎么会不照顾叶家人。
叶昭当初帮苏九迁没想那么多,后来苏父专门感谢才想到这一番事,既是如此,叶昭对苏九迁就更上心了。
“昭哥儿,你说我这是图什么,我当初也没想考科举啊。”苏九迁苦逼地练字,一边练一边向叶昭吐槽。
叶昭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,丝毫没有因为苏九迁是自己好友就放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