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文学坊>科幻灵异>盛唐挽歌 > 第588章 经典二打一
    秋天是翻土的好时节。秋收完以后,农夫们并不能闲下来,他们还要翻土。这样可以让土壤在冬季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风化,有利于第二年的播种。

    这天一大早,方重勇就带着几个亲信,以及汴州本地的刺史等主官,来到田间地头观摩农夫们翻土。然后他就发现了一个“奇特”的现象。

    大范围的撂荒,以及土地的密集耕种。

    汴州运河附近的水系,都开发了灌溉系统。其他的一些地方,则是采取土地与水塘互换的“轮休法”。

    土地宁可撂荒,也不耕种。

    汴州的经济,并未遭受大规模战乱的破坏。这里的农业生态,还是从前的模样。可以说明很多基本问题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里的情况,跟初唐时设计的“租庸调”制度,显得完全不一样。

    “汴州撂荒多么?”

    方重勇询问元结道。

    “多。”

    元结言简意赅的回答道。

    有些事情,是不方便说出来的,比如说他知道的一些事。天下还没乱起来以前,其实就有很多官员在洛阳郊外买地养老。

    但是他们买了很多地,却只请几十个佃户打理。很多土地就直接撂荒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土地轮休的需要。

    粗放型的自耕农经济,以及广泛撂荒的小庄园经济,在大唐都是并行不悖的。

    方重勇有点明白那么多流民是从哪里来的了。按他以前的想法,自耕农失去了土地,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佃户,只要地主不苛刻对待他们,他们又怎么会跑呢?

    现在看来,情况远远没有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这里涉及到世家专有的“精耕细作”与大面积撂荒的生产模式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世家大户们为了获得更好的收成,实际上需要在有限的土地内集中人力精耕细作,然后把多余的田撂荒积累肥力。